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卷 夺门之变 第九十六章 面圣(2 / 3)

&esp;&esp;况且,太上皇当年也不是不讲礼仪的人。国朝正统故事,岳文肃于御前议事,一时不慎,将口水喷上御衣,太上皇极为不悦,道:“龌龊胡子,对吾言指手画脚。”岳文肃因此被罢职,这件事在正统年间并不算广为流传,但对揣摩帝王心思和习惯爱好极为上心的徐有贞来说,这点事已经烂熟于心了。

&esp;&esp;当日为帝,今实为囚,过份的尊礼,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吧?

&esp;&esp;胡乱揣度着徐有贞的心思,张佳木亦是跪在他身后,两人跪下不久,里头传来声响,有人自内殿趿鞋而出,脚步颇急,大步大步的到了殿门前,“吱呀”一声,破旧残破的殿门被猛的推了开来。

&esp;&esp;徐有贞与张佳木一起抬头一看,却见一个高个圆脸,满脸络腮胡子的男子披着件夹棉袍,手中秉烛,双眼之中俱是笑意,他打量了两人一眼,笑道:“是徐埕啊,这么久没见,你倒是看着老多了。”

&esp;&esp;徐有贞先是脸一红,他这个名字,真的好久没有人称呼了。他是宣德八年的进士,正统年间,任翰林院庶吉士,同时担任御前侍讲。他人生的短小精悍,喜欢讲兵事、天文、地理、水利、阴阳等诸多杂学,曾经上奏过兵事五条,被当年的正统皇帝,现在的太上皇大为夸赞,也就是后来很有名的《武功集》。

&esp;&esp;原本是极有前途的一个人,为了土木之变时提议南征,大为丢脸,曾经有一次要提拔他为国子监祭酒,景泰帝一听是他,便即摇头,没有奈何只能改名为徐有贞。当日旧名,人家也不好当他的面提起,久而久之,自己都快忘了。

&esp;&esp;脸红之后,眼圈也是一红,徐有贞趴在地上,连连碰头,泣声道:“臣亦久不见陛下天颜了……臣无状,臣无状。”

&esp;&esp;虽言无状,但礼节甚恭,而且御前低泣,忠忱之心却是显而易见的。

&esp;&esp;“唉呀,不必如此啊。”朱祈镇却是一脸的平静,也带着点无奈,只是张佳木看他秉烛的手,却是有一点微微的颤抖。

&esp;&esp;“这是谁啊?”

&esp;&esp;朱祈镇的眼光越过徐有贞,上下打量着张佳木。

&esp;&esp;张佳木也在看他。其实也就是三十左右的人,但鬓角已经不少白发,额前皱纹横生,只有双眼,还是满满当当的不屈与岁月磨出来的智慧的光芒。值得注意的是一脸的大胡子,如果张佳木看过明朝列帝的真容画像倒是不会奇怪了,朱祈镇,原本就是以美髯闻名的。

&esp;&esp;“很年轻的后生啊,生的也挺不错。”朱祈镇这会倒是兴致勃勃的,他打量着张佳木身上的服饰,判断着:“穿着也看不出来是几品官,但是和徐卿一起进来,总不是普通人。”

&esp;&esp;说了几句,他的眼光就有点不同了,不为人知的点了点头,朱祈镇道:“是张佳木吧?”

&esp;&esp;徐有贞抢先答道:“陛下说的是,是臣锦衣卫试百户张佳木。”

&esp;&esp;御前奏对,人名官职前都需加一个臣字,不能随意乱说。徐有贞是怕张佳木不曾见过皇帝,奏对不称旨,所以先做回答。

&esp;&esp;“回陛下的话,是臣张佳木。”

&esp;&esp;张佳木亦是叩首而答,声音清朗从容,倒是比有点热切的徐有贞要从容不迫的多了。

&esp;&esp;“好,好好好!”

&esp;&esp;朱祈镇连声称好,但脸上露出一点感慨之色,不过,转瞬即逝。

&esp;&esp;他温言向着两人道:“来,进来说话吧。”

&esp;&esp;说罢,太上皇亲自掌烛,引领两个臣下进殿。殿中空旷,除了避风外几乎和外间没有区别,朱祈镇微笑道:“进里间偏殿说话,那里好歹还有个铜火盆。”

&esp;&esp;他的语意温和,口吻随意,让人听了不由生出一种同情和亲近之感。怪不得,以朱祈镇现在的落魄境地和危险的处境,朝野之间,还是有那么多的大臣愿意为他效忠。

&esp;&esp;张佳木一边跟着走,一边暗自沉思,这位太上皇,绝不会是一位庸凡之辈。

&esp;&esp;听说他在被也先俘虏时,先是有不少蒙古贵族要杀他,几个月过后,原本的仇敌竟然都把他当好朋友一般相处,后来也先把他送回来,隔一年后还问候朱祈镇的平安,弄的景泰帝老大的不高兴。

&esp;&esp;人际关系怎么处,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啊。

&esp;&esp;进了里间,朱祈镇找了一张椅子坐下,徐有贞则相随而入,进门之后,却是扫了张佳木一眼。

&esp;&esp;闻弦歌而知雅意,张佳木倒不至于那么没成色,他连忙道:“陛下与大臣商量事情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